RBA应面临独立审查弗莱登伯格:澳大利亚政府应该对其进行独立审查

财长乔希-弗莱登伯格(Josh Frydenberg)承诺在今年大选后对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和国家的货币政策设置进行基础广泛的独立审查,此举得到了主要经济学家的支持。

弗莱登伯格先生在接受AFR的独家采访时说,在大选后进行审查是及时的,大选定于3月至5月的某个时候举行。

影子财长Jim Chalmers也承诺,如果工党执政,将对RBA进行审查,并指出该银行在大流行之前一直未能达到2%至3%的通胀目标,但他对审查的结构持开放态度。

澳洲房产

他说,反对派支持对储备银行的目标和目的、工具和杠杆、程序和公众评论进行审查,工党将对如何最好地开展工作 “持开放态度”。

通货膨胀目标可能是任何审查的核心部分,它也可以研究新西兰储备银行在确定利率时考虑房价的任务。新西兰储备银行董事会的组成和它的沟通策略也可能受到审查。

RBA行长洛威(Philip Lowe)曾淡化了对额外的mo监测的需求,他在11月表示,今年将对央行的非常规pandemic政策设置进行审查,包括收益率曲线目标和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到2月份价值至少为2500亿元。

一些人认为这一宣布是为了避免对中央银行进行深入调查,这是40多年来的第一次,但弗莱登伯格先生说,还应该进行更广泛的独立审查。

“他说:”我认为这很有用,因为RBA在这场大流行病中发挥了非常积极和有效的作用,它的定期融资机制、收益率曲线目标以及债券购买计划。

“我将寻求一个基础更广泛的审查,我认为这对RBA以及政府都是有帮助的,而且这不会由RBA自己进行。”

他补充说,这将在与中央银行的密切协商下进行。

金融评论》对23位知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在回答问题的17位受访者中,有14位支持进行审查。只有三位说没有必要,而且大多数人认为它应该是独立的。

“我认为所有央行都应该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查,以确保他们瞄准正确的目标,并以最佳方式执行政策,”Jarden首席经济学家Carlos Cacho说。

“对于RBA来说,鉴于它是一个比其他全球央行(即英格兰银行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更加封闭的组织,重要的是,审查也涉及外部各方。”

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安东尼更进一步,建议该小组应包括前RBA董事会成员、悉尼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德里安-帕根,前经合组织主任阿德里安-布伦德尔-维格纳尔,以及一名财政政策专家。

一些经济学家原则上支持审查,但表示审查的范围应该比RBA更广,还应该包括财政政策。

AMP和CreditorWatch的首席经济学家Shane Oliver和Harley Dale,以及Westpac的首席经济学家Bill Evans都在 “反对 “之列。

Oliver博士赞同Lowe博士的观点,即任何审查都不太可能在银行目前的充分就业和通胀目标之外提出任何新的目标。

“他说:”而让它关注其他事情,如不平等和气候,只会使其主要目标的实现复杂化,这些事情应该是政府的重点,而不是RBA。

埃文斯先生说,审查不会发现 “真正的问题”,即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对其膨胀的资产负债表影响经济的渠道没有明确的解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呼吁进行独立审查。

经合组织最近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调查指出,RBA的 “过度紧缩 “的货币政策–在大流行期间削减利率之前–导致了过去五年的通胀目标被低估。

RBA应面临独立审查弗莱登伯格:澳大利亚政府应该对其进行独立审查

“经合组织说:”应该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审查,并对财政框架进行支持。

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和他的财长彼得-科斯特洛本周批评了RBA的利率管理,并斥责洛威博士说,根据该行对经济的核心设想,目前创纪录的0.1%的现金利率将保持到2024年。

洛维博士已经软化了他的立场,表示在2023年早些时候加息是有可能的,但将市场对今年加息的预期称为对强于预期的通胀数据的过度反应。

创纪录的低现金利率被认为是过去12个月澳大利亚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许多地区的价格已经上涨了20%以上。

洛维博士此前曾表示,处理房价的最好办法是改革政府处理供需的政策,而不是通过提高利率等货币政策。然而,新西兰要求其中央银行在制定利率时考虑对房价的影响的举动,凸显了使这一问题成为新西兰央行问题的可能性。

IFM Investors首席经济学家Alex Joiner表示,审查有可能为洛维博士自己的目的服务,而且他的行长任期将于2023年结束,”这可能是他能提供的最大服务之一,以阐明货币政策框架的缺陷”。

“他可以向各国政府强调,不应过度依赖中央银行来管理经济。经济体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性的财政政策来纠正,而不是一味地用货币政策来修补,”Joiner博士说。

Arrivau原创发布,小助手微信:Arrivau | 电话:1800 717 520 | 提个问题